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青岛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30 20:44:54  浏览:908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青岛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

山东省青岛市政府


青岛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
市政府



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净化绿化美化环境,促进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的进一步好转,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凡市区和县属城镇的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及个体工商业户(以下简称责任单位),均应与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公安派出所签订“门前三包任务书”,并在任务书明确的责任区内按下述要求承担“三包”责任:
(一)包卫生。制止随地吐痰、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扔杂物、乱贴乱写乱画等行为;监督、制止运输车辆沿途撒漏污染环境及影响卫生的杂物等;负责清扫地面、清除污物,搞好临街阳台的整洁等,保持责任区内整齐清洁。
(二)包秩序。监督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管理保护卫生、交通、绿化等公共设施;制止乱设摊点、乱停车辆、乱堆杂物、乱建棚厦以及打架半殴、贩卖淫秽书报等影响市容环境和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三)包绿化。按要求完成绿化任务,并管护好责任区内的花草树木;制止毁坏、攀折花草树木的行为。

第二条 实行“门前三包”的责任单位要接受街道办事处、公安派出所、所在区市容监察中队和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并确定“门前三包”负责人,配备“门前三包”监督员。监督员佩带监察证,履行市政府《一要三不准通告》中规定的监督人员的职权。

第三条 在没有单位“三包”的地段,沿街和沿街里院的居民户,要由居民委员会负责,按照本办法第一条规定的“三包”责任,落实居民户和居民大院的门前“三包”任务,做到自觉履行义务,保持门前整洁。环卫部门、街道的保洁队要做好检查监督工作,对违反者要按市政府的有
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四条 对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成绩突出的单位和居民委员会、居民户,应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违反本办法,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差的单位要进行批评教育;对批评教育无效的责任单位,要酌情处以二十元至二百元的罚款,并对有关负责人处以五元至十元的罚款,并限期落实
承包责任。对寻逾期不改正或不按规定交付罚款的,要加重处罚。对责任单位的罚款,企业在税后留利中支付;行政事业单位在包干结余中列支;对个人的罚款,单位不得报销。执行本办法的罚款,全部上缴财政部门。

第五条 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的工作由市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和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负责,市整顿市容办公室、市公安局、市环卫园林局、市工商局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各区、县政府和各街道办事处、公安派出所具体组织实施,搞好本地区的“门前三包”责任
制活动。

第六条 本办法自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起实行。一九八四年青岛市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青岛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青岛市公安局制订的“门前三包协议书”同时废止。



1986年6月12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新旧会计制度衔接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 教育部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新旧会计制度衔接问题的通知
1998年5月15日,财政部 教育部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委、教育厅(高教厅),部属高等学校:
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自1998年1月1日起开始试行,高等学校原来执行的由国家教委1988年12月10日发布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同时废止。为实现新旧会计制度的平稳过渡,保证新制度的顺利实施,现就有关高等学校新旧会计制度衔接问题做如下规定:

一、新旧制度衔接的原则:根据原制度办理1997年年终转帐手续并结清旧帐,按新制度建立1998年度新帐。
各高等学校在处理1997年度的会计事项时,应按原制度的规定办理。年终决算时先按原制度规定办理年终结帐手续,并编制出年终结帐后的“资金平衡表”。
高等学校在建立1998年度新帐时,应根据年终结帐后的“资金活动情况表”,结合有关会计帐簿将原有会计科目余额按新制度要求调整、转换成新科目的余额并编制“资产负债表”。

二、会计记帐方法的转换:高等学校在进行新旧制度转换时,首先应将资金收付记帐法改为借贷记帐法,并相应调整会计科目的分类和科目余额的记帐方向。
原制度规定的会计记帐方法为资金收付记帐法,会计科目的余额分别表现为收方余额或付方余额;新制度规定的会计记帐方法为借贷记帐法,会计科目的余额分别表现为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在新旧制度转换时,高等学校应将原制度中资金来源类会计科目的收方余额转换为新制度中净资产、负债及收入类科目的贷方余额;资金运用类科目的付方余额和资金结存类科目的收方余额转换为资产类科目的借方余额。

三、会计科目的转换:高等学校在进行新旧制度转换时,应根据1997年结帐后的“资金平衡表”,结合有关帐簿将原制度中有关科目的年末余额转换成新科目的年初余额。有关调整及转换内容为:
(一)资金来源类科目的转换:
1.原制度“固定资产基金”科目余额转入新制度“固定基金”科目。
2.原制度“拨入经费”科目余额转入新制度“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3.原制度“经费包干结余”科目的余额转入新制度“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4.原制度“经费暂存”、“其他暂存”二个科目中的应付票据余额转入新制度“应付票据”科目,其他余额合并转入新制度“应付及暂存款”科目。
5.原制度“科学事业费拨款”中非专项拨款余额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原制度“科学事业费拨款”中专项拨款余额、“科技三项费用拨款”科目的余额合并转入新制度“科研经费拨款”科目。
6.原制度“代管科研经费收入”科目余额中属于从各级财政渠道取得的科研专款转入新制度“科研经费拨款”科目,其余的转入新制度“科研事业收入”科目。
7.原制度“科研借入款”、“其他借入款”二个科目的余额合并转入新制度“借入款项”科目。
8.原制度“对外服务收入”科目余额中的未完成的专项教学服务项目收入转入新制度“教育事业收入”科目;其他教学服务收入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未完成的专项科研服务项目收入转入新制度“科研事业收入”科目;其他科研服务收入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其他服务收入中属于未完工经营项目的余额转入新制度“经营收入”科目,属于未完工项目非经营收入的余额转入“其他收入”;其他的服务收入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9.原制度“特种资金”科目余额需按以下规定分别转入新制度有关会计科目:
(1)捐赠及赞助款中留本基金的本金捐款转入“专用基金——留本基金”科目,有指定项目的捐赠及赞助款转入“其他收入——捐赠收入”科目,其他捐赠及赞助款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2)学生学费及住宿费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3)房租收入、房改经费拨款、其他特种资金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10.原制度“学生奖贷基金”科目余额转入新制度“专用基金——学生奖贷基金”科目。
11.原制度“待转抵支收入”科目余额中固定资产变价收入部分转入新制度“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其他余额转入新制度“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12.原制度“委托代培经费”科目中已完成项目的余额转入新制度“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未完成项目的余额转入“教育事业收入——其他教育事业收入”科目。
13.原制度“其他代管经费”科目余额需按以下规定分别转入新制度有关会计科目:
(1)地方政府共建经费拨款中的专项拨款余额相应转入“教育经费拨款”、“科研经费拨款”科目,其他余额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2)各类项目管理费余额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3)公费医疗经费余额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4)职工福利费余额转入“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科目;
(5)学校售房款余额转入“专用基金——住房基金”科目;
(6)学校接受委托代为管理的各类款项余额转入“代管款项”科目。
14.原制度“学校基金收入”科目余额转入新制度“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二)资金运用类科目的转换:
1.新制度“拨出经费”科目仅限于核算转拨附属单位的财政补助经费。原制度“拨出经费”科目余额中已拨付学校分部、后勤等单位但尚未报销的拨出经费余额转入“应收及暂付款”科目;原制度“拨出经费”科目中的其他余额与原制度“拨入经费”科目余额对冲。
2.原制度“应返还限额”科目余额转入新制度“应收及暂付款”科目。
3.原制度“经费暂付”、“科学事业费暂付”、“科技三项费用暂付”、“代管科研经费暂付”、“借款科研项目暂付”、“学校基金暂付”、“对外服务暂付”、“其他暂付”八个科目中含有的应收票据余额,转入新制度“应收票据”科目,其他余额转入新制度“应收及暂付款”科目。
4.原制度“借款科研项目支出”科目余额应冲减事业基金,转入新制度“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5.原制度“对外投资”科目余额中属于对校办产业的投资转入新制度“对校办产业投资”科目;属于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转入新制度“其他对外投资”科目。
6.原制度“借出款”科目余额转入新制度“借出款”科目。
(三)资金结存类科目的转换:
1.原制度“固定资产”科目余额全部转入新制度“固定资产”科目。
2.原制度“经费现金”和“库存现金”二个科目的余额合并转入新制度“现金”科目。
3.原制度“经费存款”、“科学事业费存款”、“其他存款”、“财政专户存款”四个科目的余额合并转入新制度“银行存款”科目。
4.原制度“有价证券(预算内)”和“有价证券(预算外)”二个科目的余额合并转入新制度“其他对外投资”科目。
5.原制度“经费材料”和“库存材料”二个科目的余额合并转入新制度“材料”科目。
(四)特殊会计科目和特殊会计事项的调整及转换:
1.关于“事业基金”科目
根据新制度的规定,“事业基金”科目下分设“一般基金”与“投资基金”二个明细科目,其调整相对比较复杂,因此,高等学校在进行新旧转换时,必须分步进行:
(1)先按上述规定将原制度中有关科目的余额全部转入新制度的“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2)再按照实行新旧衔接后的“对校办产业投资”和“其他对外投资”二个科目的余额计算出对外投资的合计数;
(3)按照此合计数减少“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余额,同时增加“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余额。
2.关于原来未并入的外汇业务
如果高等学校有未纳入原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的外汇业务,在进行新旧会计制度转换时,应按1997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外汇牌价,将年末的外汇资产、负债及净资产折合为人民币记入新制度的有关科目。
附件:高等学校新旧会计制度科目余额衔接表

附件:
高等学校新旧会计制度
科目余额衔接表
----------------------------------------------------------------------------------
原制度 |衔接关系| 新制度 |备 注
------------------------------| |--------------------------------|
科目名称 |余额| | 科目名称 |科目编号|余额|
------------------------|----|--------|----------------|--------|----|------
| | |一、资产类 | | |
| | |----------------|--------|----|
经费现金 |收方| 略 |现金 |101 |借方|
库存现金 |收方| | | | |
------------------------| |--------|----------------|--------|----|
经费存款 |收方| | | | |
科学事业费存款 |收方| |银行存款 |102 |借方|
其他存款 |收方| | | | |
财政专户存款 |收方| 略 | | | |
------------------------| | |----------------|--------|----|
对外投资 |收方| |对校办产业投资 |131 |借方|
有价证券(预算内) |收方| |其他对外投资 |132 |借方|
有价证券(预算外) |收方| | | | |
------------------------| | |----------------|--------|----|
固定资产 |收方| |固定资产 |140 |借方|
----------------------------------------------------------------------------------
续表
----------------------------------------------------------------------------------
原制度 |衔接关系| 新制度 |备 注
------------------------------| |--------------------------------|
科目名称 |余额| | 科目名称 |科目编号|余额|
------------------------|----|--------|----------------|--------|----|------
经费材料 |收方| |材料 |120 |借方|
库存材料 |收方| | | | |
------------------------| | |----------------|--------|----|
经费暂付 |付方| | | | |
科学事业费暂付 |付方| | | | |
科技三项费用暂付 |付方| | | | |
代管科研经费暂付 |付方| |应收票据 |110 |贷方|
借款科研暂付 |付方| |应收及暂付款 |112 |贷方|
学校基金暂付 |付方| | | | |
其他暂付 |付方| 略 | | | |
对外服务暂付 |付方| | | | |
应返还限额 |付方| | | | |
拨出经费 |付方| | | | |
| | |----------------|--------|----|
| | |无形资产 |150 |贷方|
------------------------| | |----------------|--------|----|
借出款 |付方| |借出款 |115 |贷方|
------------------------| | |----------------|--------|----|
| | |二、负债类 | | |
| | |----------------|--------|----|
科研借入款 |收方| |借入款项 | | |
其他借入款 |收方| | | | |
------------------------| | |----------------|--------|----|
| | |应付票据 |211 |贷方|
经费暂存 |收方| |应付及暂存款 |212 |贷方|
其他暂存 |收方| |应缴财政专户款 |221 |贷方|
| | |应交税金 |222 |贷方|
----------------------------------------------------------------------------------
续表
----------------------------------------------------------------------------------
原制度 |衔接关系| 新制度 |备 注
------------------------------| |--------------------------------|
科目名称 |余额| | 科目名称 |科目编号|余额|
------------------------|----|--------|----------------|--------|----|------
其他代管经费 |收方| |代管款项 |230 |贷方|
------------------------| | |----------------|--------|----|
固定资产基金 |收方| |三、净资产类 | | |
| | |----------------|--------|----|
学生奖贷基金 |收方| |固定基金 |310 |贷方|
待转抵支收入 |收方| |专用基金 |320 |贷方|
学校基金收入 |收方| |事业基金 |301 |贷方|
委托代培经费 |收方| |事业结余 |341 |贷方|
借款科研项目支出 |收方| |经营结余 |351 |贷方|
经费包干结余 |收方| |结余分配 |352 |贷方|
| | |----------------|--------|----|
拨入经费 |收方| |四、收入类 | | |
| | |----------------|--------|----|
特种资金 |收方| 略 |教育经费拨款 |441 |贷方|
------------------------| | | | | |
| | |科研经费拨款 |413 |贷方|
科学事业费拨款 |收方| |其他经费拨款 |415 |贷方|
科技三项费用拨款 |收方| |教育事业收入 |431 |贷方|
代管科研经费收入 |收方| |科研事业收入 |432 |贷方|
对外服务收入 |收方| |其他收入 |471 |贷方|
| | |经营收入 |451 |贷方|
----------------------------------------------------------------------------------


湖南省发票管理实施办法

湖南省人民政府


湖南省发票管理实施办法

湘税征字[1987]43号


  第一条 根据《全国发票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省境内使用发票的单位和个人,除另有规定者外,一律向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印制和购买发票,并接受监督和管理,非经税务机关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印制和销售发票。

  第三条 一切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及其他收入,都必须开具印有税务机关发票监制章的发票作为收入凭证;付款方必须取得印有税务机关发票监制章的发票作为支出凭证。

  第四条 本省发票分工商企业发票、个体工商户发票、临时经营发票三大类。市、县税务局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确定若干小类发票。

  (一)工商企业发票适用于一切企事业单位。国营企、事业和县以上集体企业,可以自行设计专业发票,但应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到指定印刷厂印制,经税务机关验收并办理领用手续后方能使用;县以下城镇集体企业、乡镇企业、校办工厂、知青劳动服务企业、街办企业和其他单位使用工商企业发票,一般不许自行设计。

  (二)个体工商户发票分限额发票和非限额发票两种。一般应使用由省税务局规定限额的发票;经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确认帐、制健全的个体户,可使用非限额发票。

  (三)临时经营发票适用于包括集市贸易在内的一切临时经营业务。由税务机关或其委托代征单位的专门人员保管和填开。

  第五条 凡印制、购买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有专人保管和填开;建立专用帐簿,登记印、购、用、存变动数量和起讫字轨号码,随同会计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领、用、存结算表。

  发票只准本单位(个人)自己使用。

  第六条 银行、保险、邮政、电讯、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国营企业本身使用的非专业发票,及其附属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发票,应向当地税务机关购买印有税务机关发票监制章的发票。

  第七条 由税务机关指定承印发票的印刷厂,应设专帐分户登记印制、发出数量及字轨起讫号码。发票应指定专门车间印制,并应有专人负责保管发票、发票监制和清理销毁废票。

  第八条 发票只准领用单位和个人在所在地使用,不准带到外地使用。到外地从事经营活动,凭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固定工商业户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单》到当地税务机关领用发票。

  第九条 收款收据只能作为资金往来结算凭证,不准代替发票使用。

  凡未印有税务机关发票监制章的发票,单位领导不得签字报销,财务人员不得付款。

  第十条 违反本实施办法规定,按《全国发票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处理。

  第十一条 本实施办法归湖南省税务局解释。

  第十二条 本实施办法自一九八七年一月一日起实行。过去有关规定同《全国发票管理暂行办法》和本实施办法有抵触的,一律以《全国发票管理暂行办法》及本实施办法为准。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